神追孙思邈
这是张晓光、裴彦超、黎方笔下的来辉武——
周至、户县一带临近古城长安,历史上曾是诗人驻足流连之处。来辉武极为熟悉诗人杜甫那广为传诵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屈原到杜甫,那种深刻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来辉武清醒地想到:正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才使我们的民族产生了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甘为国家民族的脊梁,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战乱频繁的艰难历程中一步一步走向明天……
来辉武坚定了信心,他自认为他的性格、气质和禀赋,决定了他唯有医学科研才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不为良相,甘为良医”,弃政从医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他要让“天下患者俱欢颜”。
1987年,来辉武被调到咸阳市商业局负责体制改革工作,他爱人仍在外县工作。单位没有集体灶,来辉武就每周往返八十多公里,回家背一次干粮,一直啃了两年干馒头。秋冬季还好说,夏季天热,不到三天,馒头就发了霉。但他从不计较,他每天“最高级”的饭就是开水泡馍,最佳调料就是一点食盐,连咸菜也很少吃。这并不是来辉武自甘寒酸,买不起饭菜,而是他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他要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看书学习,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准备牺牲休息时间,甚至为此牺牲健康和幸福。
他节衣缩食将钱节省下来,除了救济那些有困难的人们以外,全部用来订阅医学书刊杂志,收集民间偏方、验方、秘方,购买中医药学典籍。
就这样,来辉武一边啃着干馒头,一边开始了他系统的、全面的中医药学研究。为了系统地掌握祖国的中医药理论,他还自费报考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和中药刊授学院。
祖国中医的博大精深,激励着他在中医药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他把从前在业余时间里研究过多次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上百部中医古籍,细细品味,在字里行间艰难地跋涉着……
在商业局四楼那间宿舍办公室合一的小房子里,门后边挂的几块发了霉的干馒,一朵朵长着长绒毛的霉块泛着幽幽的绿光。静静的夜里,只有一盏孤灯在亮着。从黄昏亮到三更,从三更甚至亮到天明,灯光映出他那靠啃干馒维系生命而渐渐消瘦的面颊。才三十多岁,眼角边就已显出深深的鱼尾纹。
冬季来临了,来辉武的科研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寒风凛冽的清晨,当人们还在席梦思床上品味着回笼觉的幽香时,他已披衣起床,利用上班前的间隙看上几页书,熟记一些草药的药理药效;大雪纷飞的黄昏,当人们合家团聚,在丰盛的晚餐中分享着生活的甜蜜时,他却一个人啃着干馍在中医药的大海深处漫游。
……,……
关中古语云:“三秦大地无闲草。”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草药的性能、效果,来辉武四处拜访名医和民间郎中。足迹遍布渭河两岸、秦巴山区、北京、上海、新疆,搜集整理了千余种偏方和秘方。
山里积雪皑皑,泛着刺目的白光,凛冽的北风寒彻肌腑。就在这高山旷野之间,来辉武迈出了他豪迈的脚步。
中草药的采集炮制,有时令的限制。每到二、八月的菜药季节,一遇星期天,他就出发了。在秦巴山区,他艰难地爬到山顶,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只觉得头晕目眩,眼前一黑,一头栽到泥沟里,半晌才缓过气来,又继续赶路了。渴了,一把白雪;饿了,一口冷馍;有时漫山遍野的野果和酸枣成了他佐餐的美味。
采回的药材,他分门别类,一一收藏待用。看到他日益消瘦的身影,有人半是担心半是开玩笑地说:“你整天操心别人的长寿,只怕你自己难以长寿吧?!”
他听了,付之一笑,富兰克林为了研究雷电,被雷电击伤;诺贝尔研究炸药被炸掉了一条胳膊。他们虽然已经长眠于九泉,但他们的创造发明却造福于全人类以及万世子孙。来辉武想:如果能让全世界的人长寿,就是自己早早累死,也是死得其所。
他相信自己会成功的。
经过无数次配方的摸索,来辉武终于在总结了505名寿星的养生秘方,综合了具有五百年以上历史的五个神奇秘方之后,挖掘配制出了“505神功元气袋”。
1988年6月,来辉武勇敢地挑起了办企业的重担,担任中国老年报社咸阳保健品厂厂长。其后不久,又成立陕西咸阳抗衰老研究所、中国老年报社抗衰老研究所,来辉武兼任所长。他完全脱离了党政机关,实现了自己“甘为良医”的选择。
他在信息传播中越来越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了,又是医圣又是政坛新星,又像哲学家又像诗人,企业家、苦行僧、圣徒,还半傻半疯又智慧得令人迷惑。这些都是他,或者都不是,谁知道呢。但这些应该都是他的影子。
那天我见他翻看着各种剪报,阳光投射在他身上,书橱玻璃上有他的背影。我说看这些剪报你有什么感觉?他说我在认识自己。他说得很认真。他真的不认识自己吗?反正我不认识他。常见,也谈话,可他是来辉武,是“505”的发明人,我想知道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找到“505”的。那是他人生中的神农架,那里一定显现过圣迹。知道了这个,我才能说:噢,我认识他。本文摘自《神阙辉煌》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