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至23日,全球家具生产与室内装饰行业瞩目的科隆国际家具生产、木工及室内装饰展览会(interzum)在德国科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围绕“重新思考资源利用:循环和生物基解决方案(Rethinking Resources: Circular and Biobased Solutions)”的主题,设置了“材料与板材”(Materials & Nature)、“纺织与机械”(Textile & Machinery)、“功能与组件”(Function & Components)三大核心板块,并在趋势论坛中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数字转型与智能制造三大方向,释放出全球家居行业转型升级的强烈信号。
三大趋势论坛特展:重新思考未来家具的“责任”与“可能”
在“功能与组件”特展中,向德国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的“少而精(Weniger, aber besser)”理念致敬,通过“重新思考家具”五大维度(数字化、循环经济、再利用、新技术、传统与现代融合),发起一场颠覆传统大规模制造的可持续革命。
“材料与板材”特展则聚焦生物基循环材料,展示包括无塑料软体家具、免水泥粘合剂和速生纤维轻量化材料等多个创新案例,全面探索材料减碳与循环设计的新路径。
“纺织与机械”板块以产品电子护照(DPP)为焦点,响应欧盟即将推行的强制性法规,展示如何通过数字化追溯系统,实现产品的可维修性、回收性和材料透明化,为床垫与软体家具的循环经济铺路。
interzum 2025大奖:“重新思考资源利用”成创新新标杆
interzum 大奖与知名红点奖合作,共收到来自23个国家的146项参赛作品,最终评选出66项优胜产品,其中12项获颁最高荣誉“优中选优(Best of the Best)”。全新设立的“重新思考资源利用(Rethinking Resources)”奖项类别尤为亮眼,表彰在循环性、可再生性和材料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解决方案。
其中“优中选优”的获奖项目包括:
海福乐集团(Häfele SE & Co KG) 的 Dynamic Living 模块化家居系统,通过滑动墙体与模块化照明,打造出一个可回收、可拆解、灵活适配城市空间需求的绿色住宅解决方案。
维塔集团(The Vita Group) 的 Vita 高级环保床垫,使用生物循环原材料,兼顾可持续性、舒适性与工业化生产的可扩展性,率先满足未来欧盟生态设计合规的要求。
福尔波地板有限公司(Forbo Flooring B.V.) 的纯亚麻油家具表面材料(Pure Linoleum),这种可持续的表面材料由亚麻籽油、木粉和黄麻等天然原料制成。它特别适用于家具领域的应用,特点是哑光、手感柔软和高耐用性。易于清洁、抗静电且完全可生物降解。
中国企业强势亮相,创新与环保并重
在全球可持续浪潮席卷之际,中国制造正在加速由“量”向“质”转变。2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表现亮眼。在开展首日,我们采访了多家中国优秀企业:
来自广州市联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领先的环保技术,赢得了海外专业观众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国首家袋装弹簧生产线制造商,联柔机械早在1998年就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袋装弹簧生产机,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品牌公司。“靠技术创新,过硬品质赢得市场。”联柔机械大客户经理何璞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公司已成功申请取得超过300项国内专利,并在美国、德国、土耳其等国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此次展会,公司重点展示了其全新研发的无胶袋装弹簧焊接技术,通过超声波焊接替代传统热熔胶,不仅实现了环保零污染,也体现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本届展会上,深圳市昱森机电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电机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市场前瞻。公司总经理雷诗琼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自2013年公司成立以来,已在深圳、东莞、越南设有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超400人。产品广泛出口至美、英、日等国。应用于医疗、光伏与智能家具电机系统,其自主研发的无刷电机,不仅降低能耗近30%,还显著提升了产品寿命,契合当前绿色制造的趋势。谈及国际市场,雷总经理坦言:“中国企业要有耐心,品牌经营是长期投入。努力成为细分领域标杆、深耕研发、服务布局全球市场。”
连续参展10多年的佛山市天元爱迪进出口有限公司,则凭借装饰纸饰面解决方案广受关注。其“以纸代木”的低碳生产模式获得国际市场高度认可,所有出口产品均通过FSC、PEFC等国际认证。区域经理周慧盈女士向媒体介绍,企业与德国、西班牙的设计机构深度合作,融合全球趋势,打造高颜值、高环保的花色设计方案。“以企业的品牌力和产品力为出发点,我们不只是生产纸张,而是输出环保与美学的结合。”周总表示。
展望未来:中国设计,世界语言
从技术创新到设计美学,从可持续生产到数字追溯,中国参展企业正以更加国际化的姿态,参与并引领全球家具与室内行业的新一轮变革。interzum 2025不仅是一次展会,更是一次关于材料未来、生产方式与设计哲学的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