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热泵”这个词突然火遍全球。欧洲人抢装热泵,就像当年抢口罩一样疯狂。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家庭装机量一路飙升,连英国的政府都在发补贴鼓励装热泵——这东西,成了能源危机下的“救命稻草”。而在这一波热潮背后,一个安静做了22年热泵的中国品牌,悄悄成了这场技术浪潮的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热立方(Amitime)。
![]()
一、欧洲人用热泵取暖,中国人把热泵做到极致
先说点现实的。欧洲家庭装热泵,是因为天然气贵得离谱;中国人做热泵,是因为想让冬天更舒服、更节能。当大家还在研究怎么让热泵在零下十几度还能运转时,热立方已经在北欧实测了——在挪威、芬兰零下25℃的冬夜,系统照样能稳定制热,室内依旧恒温22℃。
![]()
靠的不是运气,是全直流变频和喷气增焓技术。简单说,就是在极寒天气里也能“憋得住气、顶得住压”,能效比还保持在4.0以上。这意味着能省电、能稳住、还能静音运行。所以如今在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地,热立方的产品已经成了当地热泵市场里的“中国代表队”。出口72个国家,年增长率超过60%,欧洲家庭开始发现:“原来中国制造,不只是便宜的选择,更是高效又靠谱的解决方案。”
二、从模仿到引领,中国品牌开始“被抄作业”
十几年前,热泵技术几乎被欧洲垄断。那时我们还在学人家的压缩机结构、制冷循环设计;如今,中国的热泵工厂,已经成了欧洲订单的重要来源。热立方从佛山启航、在中山扎根、在土耳其建厂,三大生产基地全球布局,不仅能自产核心部件,还能在欧洲本地实现组装和快速交付。
多年来Amitime走进Interclima、MCE、ISH等国际展会,热立方站在了全球热泵产业的C位,靠的不是营销噱头,而是——技术实力 + 稳定品质 + 中国速度,在这一点上,它其实代表了整个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
![]()
三、“地暖机”这件事,中国人比欧洲人更懂生活
有意思的是,当欧洲人还在叫“Air Source Heat Pump(空气源热泵)”时,
热立方已经干脆把这个拗口的名词,改成了——地暖机。一个词,就让复杂的技术变得接地气。消费者听得懂,也愿意买。这背后,是热立方对中国家庭需求的深度洞察:冬天怕干、夏天怕闷、回南天怕潮、北方怕冷。所以它用一套系统,解决全年冷暖干湿问题——冬天采暖、夏天制冷、全年除湿、全屋热水,一机搞定。比空调更舒服,比地暖更节能,比三恒系统更简单。热立方让热泵技术真正落地到“普通人家的幸福感”里。
![]()
四、从欧洲热,到中国热:下一个十年的风口
欧洲热泵销量暴涨的背后,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势;而中国热泵的崛起,则是制造业升级的结果。热立方的出现,让世界看见:中国不仅能造,更能创造。能把一个工程师技术里的“制热系统”,变成千家万户生活中的“地暖机”;能让一个高冷的工业品,变成家里最温暖的那一台机器。这就是中国品牌真正的底气——不光有技术温度,更有人间烟火气。
![]()
当世界在找答案,中国早已给出方案,热泵的故事,其实是一场关于“能源未来”的故事。当欧洲靠补贴推广,中国靠创新突围,热立方用22年的坚持证明:中国制造,不止能出海,更能立得稳、走得远。未来十年,当热泵成为全球主流能源技术,也许欧洲的冬天依然漫长、寒冷,但那份来自东方的温暖,已经通过一台台“地暖机”,悄悄走进世界的家里。
热立方地暖机,让世界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度。
